專題報道
2022-03-11 16:15:32 來源: 邯鄲日報
馬永安,男,1960年生,邯鄲市農科院二級研究員,全國小麥育種知名專家、“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河北省高端人才、省管專家,“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
1960年,馬永安出生于武安市的一個農民家庭,對上世紀70年代糧食產量低、吃不飽肚子的感受記憶猶新,小時候的他把能吃飽肚子作為最大的盼頭。
1978年,馬永安成為我國高考恢復后的第二批學子考取河北農大唐山分校,選擇了當時并不熱門的農學專業。面對不解,他說:“我就是想讓農民多打糧食、吃飽吃好?!?/font>
1982年,22歲的馬永安大學畢業,踏入了邯鄲市農科院的大門,成為農業科研大家庭中的一員。從此,開啟了他扎根麥田的小麥育種生涯,一干就是一輩子。
一塊試驗田,就是一個考場
明媚的陽光灑在碧綠的麥田。邯鄲市農科院的試驗田里,冬小麥已經開始返青,正在努力地起身,長勢喜人。
“一塊試驗田,就是一個考場,而我們要挑選的就是生長在相同條件下表現最好的那棵苗子?!?月4日,馬永安帶著科研團隊的年輕人,又一次來到試驗田,察看麥苗的長勢。他說,民以食為天。有了好種子,才能多打糧。劣質種子出芽率低,抗病性差,有可能老百姓辛苦一整年,最后都沒有收成。
“小麥一生要經歷十幾個生育時期,出苗期、三葉期、分蘗期、返青期、起身期……”提起小麥,原本有些嚴肅的馬永安,這時變得開朗起來。
“地里的小麥差不多都認識我們?!彼哪卣f。小麥育種,從播種到收獲,每個環節都要認真細致,如果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幾年的心血就有可能付之東流?!安幌掠补Ψ虿恍?、不認真不行、不下地更不行,只有多來地里看看,才能對小麥了若指掌?!瘪R永安說。
因為熱愛,所以無悔。馬永安帶領科研團隊,以田間地頭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一干就是40年。盡管這期間也有調動舒適工作的機會,但始終也未動搖他獻身農業科研的初心。
他堅信“草帽底下出品種”的樸素道理,書本上、辦公室里育不出品種來,要撲下身子多去試驗地。由于多年工作在科研第一線,使他練就了一雙在茫茫小麥后代群體中選擇優良品種的慧眼,積累了豐富的育種經驗,先后提出“蘗型選擇”“株型選擇”和“落黃性選擇”等育種技術,在《麥類作物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和專利12項。
“我這輩子就做了小麥育種這一件事,育出好品種,讓百姓的飯碗裝滿中國糧?!瘪R永安自豪地說。
“對小麥,比自己的孩子都親”
優質的種子不會憑空產生。馬永安介紹,小麥育種工作是一項周期漫長、過程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個優良品種,從開始雜交到新品種誕生(審定),往往需要8到10年的時間,而且成功率極低。為了選出在生產上能夠推廣應用的優良品種,他們必須付出超常的精力和時間。
“麥子在地里一天一個變化,我們也不能停歇,有時候為了觀察一個性狀特點,在地里一待就是幾個小時?!瘪R永安幾十年的老搭檔陳冬梅研究員說。
“快下雨了,別人都是往家跑,而我們趕緊往試驗田跑,就為了保證小麥抗旱大棚240天始終保持不進一滴水,目的是看小麥抗旱性怎么樣?!瘪R永安指著小麥抗旱鑒定棚內一排根系測定儀器說:“這地下有2米深的管子,可以拍照查看小麥根系的生長速度、分布情況,這也是篩選抗旱品種的關鍵?!?/font>
“這些麥子就跟孩子一樣,甚至比我自己的孩子都親?!弊鳛橛N專家,馬永安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了小麥育種工作。每年“十一”恰逢小麥播種季,“五一”是小麥雜交期,“六一”是選育品種的關鍵時期,因為工作脫不開身,他很少休過節假日,一門心思地鉆到田間地頭里,不畏嚴寒,無畏酷暑。
由于科研經費有限,為了減少開支,馬永安帶領團隊成員還經常參加試驗田灌溉、施肥、收獲、脫粒等體力勞動。他硬憑著苦干實干的精神,帶領課題組針對我省和黃淮麥區生產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社會發展的不斷需求,通過不斷地調整育種思路,創新選育技術,克服了一道道技術難關,育出了一個個表現突出的優良品種,推廣應用到河北、山東、山西以及黃淮小麥主產區。
“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
一粒種子,關系著中國人的飯碗安全。馬永安說,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農業大國,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種業發展仍有不少短板,吃飯是頭等大事,不能讓別人“卡脖子”。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必須開展種業“卡脖子”技術攻關,打好種業翻身仗,端牢咱們中國人自己手中的飯碗。
40年來,馬永安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冬小麥育種研究工作中,主持、承擔完成多項重大科研項目,主持育成邯4564、邯6172等20個通過省和國家審定的小麥新品種。其中,主持育成的廣適多抗高產穩產冬小麥新品種邯6172,2007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品種先后通過晉、冀、魯三省審定和黃淮北片、南片兩大生態區國家審定,填補了我省小麥跨生態區雙國審的空白,解決了廣適與高產難以結合的技術難題,實現了高產品種種植范圍的重大突破,連續10年列為國家十大主導品種和多省良補品種,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
據統計,馬永安主持培育的邯麥系列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近3億畝,創經濟效益100多億元,為我省及黃淮麥區小麥育種、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突出貢獻。
小麥育種的事業要有人接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如今,已經年過花甲的馬永安,仍然帶領課題組的年輕人常年躬耕在試驗田里,在廣袤的田野上,播撒希望的種子。小麥育種的事業要有人接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如今,已經年過花甲的馬永安,仍然帶領課題組的年輕人常年躬耕在試驗田里,在廣袤的田野上,播撒希望的種子。